吉首大学(http://www.jsu.edu.cn/)创办于1958年9月,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张家界市两地办学,校本部位于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是湖南省属综合性大学,也是武陵山片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湖南省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优秀学校。学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涵盖70多个二级学科),另有单设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点3个;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获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建立了首个院士工作站。
学校现面向国内外招收博士后,欢迎广大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一、招收条件
1.在国内外获得或者即将获得(已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四十岁以下的优秀博士,均可申请到我校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本校博士毕业生不能申请进入校内与授予其博士学位相同的一级学科流动站。
3.委托代培、定向培养的博士和在职人员、现役军人,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须征得所在工作单位同意。
二、招收名额2015年计划招收2名博士后人员,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三、报名截止时间报名截止时间为2015年11月30日。
四、在站待遇相关待遇按照《吉首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吉大发[2015]37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简介各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简介见附件1。
六、招收流程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博士后招收工作按照个人申请、专家评阅、进站面试、提交材料、政治审查、进站报到的程序进行。
1.个人申请:凡申请来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可与拟申请流动站直接联系,也可与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办公室联系,并向流动站提出申请,提交《吉首大学博士后进站申请表》(见附件2)及反映本人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
2.专家评阅:流动站将申请材料送相关学科专家审阅,明确初步招收意见。
3.进站面试:流动站负责组织专家对符合初审条件的申请人进行面试,专家对申请人进行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考核,并提出书面意见。
4.提交材料:流动站通知面试通过人员登陆中国博士后网站(www.chinapostdoctor.org.cn)点击“博士后人员进站、出站”界面进行网上申报,流动站对申请人的进站材料审核后送交校博管办。
5.政治审查:学校对拟招人员进行政审。
6.进站报到:校博管办对拟招收人员进站材料审核并报湖南省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新招收博士后办理进站相关手续。
七、进站应提交的材料
(一)基本材料
1.博士后申请表。
2.两位同行专家(正高职称)的推荐信。
3.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学术部门考核意见表。
4.博士后进站审核表:由申请人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应届统分统招毕业生需加盖毕业院校学籍管理部门公章。
5.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
6.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复印件及学位证明,博士毕业证书复印件或办理离校手续的证明。
7.体检表(流动站所在地三甲以上医院)。
8.吉首大学博士后进站申请表。以上材料除第8项只需1份外,其余材料均需一式四份原件(体检表可复印)。
(二)其他材料
1.在职人员、委托培养人员和现役军人:需提供工作单位或委托培养单位人事部门或所在部队师以上干部部门出具的同意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书面证明材料。
2. 配偶需随调及转户口的已婚人员:需提交结婚证书复印件和是否生育证明或独生子女证书复印件。 以上材料均需4份。
注:1.以上材料请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在线打印或者下载;
2.材料中注明“签字”的,必须亲笔签字,不得使用人名章;
3.纸质材料信息须与网报信息一致;
4.以上材料一律用A4纸双面打印。
八、联系方式
机构名称 |
所在单位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箱 |
校博管办 |
人事处 |
魏老师 |
15274320839 |
31432942@qq.com |
民族学“科研流动站” |
历史与文化学院 |
麻老师 |
13407439418 |
zcx79@163.com |
|
|
|
|
|
|
|
|
|
|
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简介
2014年9月,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关于批准新设辽宁大学哲学等2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60号)精神,吉首大学民族学被批准新设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吉首大学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依托民族学学科建立,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为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吉首大学自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有关民族问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学科的建设填补了湖南省学科布局的空白。目前,吉首大学民族学学科在国内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在生态民族学、历史民族学、民族生态经济与产业扶贫、民族生态文化保护与建设、少数民族艺术与文化创意、社区营造与文化自觉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尤其是生态民族学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学术声誉。吉首大学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学术团队。学科团队成员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该学科拥有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基地等科研平台,学科还在国内建立了24个田野工作站。该学科与海内外学术联系密切,建立有长效的学术交流平台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