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地概况
该地是土家族聚居区,当地至今仍有 90%的人操土家语,是我国目前土家族语言与文化艺术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吉首大学就曾经在该乡民族中心完小进行过“汉·土家双语双文接龙教学实验”,具有深厚的土家族语言文化研究基础,为配合历史系民族历史文化保护概论和历史地理学两门课程教学,兼顾民族学硕士研究生普通语言学教学与研究,决定在该地建设土家族语言文化教学与研究实践基地。
二、实践目的与任务
该基地承担如下五项任务:
①提供语言学听音记音技术技能场所;
②提供土家语地名释读破译的语言调查基地;
③提供汉文典籍所引土家语词破译释读的调查场所; ④为民族学研究生和历史学本科生提供系统学习掌握土家族语言文化的学习场所;
⑤加强田野作业,学会运用影视人类学的方法对当地土家族原生态文化艺术进行调查记录。
三、实践活动内容
• 供研究生学习语言学,训练异民族语听音记音技术技能训练;
②收集整理土家语地名、人名、器物名等语言资料,为文献典籍中土家语中的破译提供资料贮备;
③学习土家语口语,调查土家语词的本义和引深义,及其在时间流程中的流变。
④收集整理土家族原生态文化艺术资料,为系统研究土家族原生态文化艺术提供资料贮备。
四、实践的基本要求
①通过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掌握语词、听音、记音的技术与技能;
②了解古今土家语的异同,并对文献中所引土家语的进行破译考订;
③能借助土家语词从事土家族历史文化田野调查 。
五、考核办法
实习考核为记音准确程度和借助土家语词从事沿革地理和民族史的考订的能力,以及借助土家语展开民族学调查的能力,考核评优办法,立足于对土家语词和应用能力高低,以及所作出的相关学科的考订结论作评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