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罗康隆参加“气候变化适应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社会科学的视角”学术研讨会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举办的“气候变化适应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社会科学的视角”学术研讨会于10月13-15日在重庆召开。本次会议是通过介于正是学术会议和非正式学术座谈之间的一种会议形式,主要以讨论为主。讨论分为三个主题:(1)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2)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3)社会科学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概念、方法和问题,对开展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交叉研究的思考。
吉首大学罗康隆博士应邀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在会上发表了《我国水资源的匮乏与学科的挑战》的演讲。认为中国面临极其严重的水资源匮乏,这是有识之士早已达成的共识,但如何缓解中国水资源的匮乏,已有的研究却难以得出公认的结论来。其原因在于,已有的研究大致都沿用现有的学科体系,立足于特定的学科去展开研究,所提出的建议对特定的区域和时段而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对于全局性的中国水资源问题却无法做到学科之间的兼容。各学科提出的建言在实施的过程当中总是相互牵制,无法协调一致,也无法形成社会合力。要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我国水问题的战略性对策,势必透彻地把握水资源的特性,把握不同社会单元的人群对水资源生存与利用上的差异。同时,还需要精当地把握地理结构,特别是各地并存的不同生态系统对水资源运行的影响。
进一步提出人类社会的水资源战略思考就是适应而不是改造,这也注定了生活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是不同民族支系、地方群体,从个人的行为到整个社会的行为都得围绕当地水资源的实情为转移,从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多元民族文化对水资源利用的格局。
最后,提出以人类学学科,尤其是生态人类学为去建构跨学科对话平台,具有传统上的优势和指导思想上的优势。并提出了多学科对话的四大基本原则:即终端验证原则,移位解读原则,跨学科数据的意向匡算原则,反思借鉴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