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提升学科建设平台
----罗康隆院长,杨庭硕教授等参加“2014年亚洲季风区整体研究国际会议”
近日,我院院长罗康隆教授,终身教授杨庭硕老师以及部分教师和研究生等一行9人受邀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2014年亚洲季风区整体研究国际会议”(MAIRS Open Science Conference 2014)。亚洲季风区整体研究项目成立于2006年,致力于气候变化与亚洲季风区人类活动,应用跨学科方法,研究人类社区、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亚洲季风区气候变化的新成果与新挑战”。大会的宗旨是深化认识气候、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穿过季风亚洲区的时空尺度,加强不同学科、部门、项目以及国家的互相融合。大会由亚洲季风区整体研究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约30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发言。
罗康隆院长发言的主题为《侗族社区糯稻品种的特化与生态环境的适应》。罗院长在演讲中指出,贵州黎平黄冈村至今还保存着二十四个珍稀糯稻品种。近50年来,虽然在侗区强制推行“糯改籼”、籼改杂“的科技、经济、政治运动,期间,乡民付出了艰辛乃至惨重的代价,但黄冈侗族乡民仍然保留了如此多的糯稻品种。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21世纪,品种的种植获得了发展的机遇。这里不仅是保种基地,而且成为绿色农业的生产基地。这些品种是侗族乡民长期以来对所处水温、日照、肥力、地块等自然环境适应的结果。而这种文化对自然的适应,已经达成了文化与环境的耦合关系。这样的耦合关系某种外来力量一旦确立,即其驯化糯稻品种的高度特化对其所处生态环境的适应,其持续的能力就已获得,而不会因为某种外来力量的干预就会中断其生命,这就是文化生命与文化策略。
杨庭硕教授以《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思考》为发言主题,探讨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大气变化下的文化大调适;二、大气变化下的文化大调适;三、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而言,不足为虑。杨教授认为,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由于引发变化的速度极为缓慢,因而可以置而不论,人为造成的区域性气候变化才是需要认真应对的大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必须要牢记,人类有能力制造气候变化,那么人类也有能力加以化解,需要付出的仅是社会性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大可不必忧虑和恐慌。只需要针对性的做好自己范围内的人为气候变化的应对也就够了,对西方话语霸权而引发的这一轮争议,理应完善和健全自己的话语体系,因而可持续发展完全可以做到。
罗康隆院长指出我院师生受邀参加本次会议意义重大。首先,深层次了解了生态、气候与人类活动关系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挑战。其次,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提升了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对话的机制与平台。杨庭硕教授提出,在应对当今气候变化时,决策者和专家的眼睛要适当“向下看”,改变观念,关注本土知识,实现本土知识和普同性知识的良好对接。此外,加强跨学科对话机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问题。学院师生代表表示参加本次学术会议受益匪浅,既拓展了个人的研究视野,又感受到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吴合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