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晚明社会转型的历史思考

时间:2016年10月25日 12:41

作者:

浏览:




 

   (通讯员 田文娟)2016年10月24日晚19:30——21:30,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明史学会会长商传教授做客历史与文化学院,为我院本科生、研究生做了题为“晚明社会转型的历史思考”的主题报告。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吉首大学特聘教授李世愉主持,历史与文化学院院长罗康隆、副院长瞿州莲、暨爱民,青年教师朱晴晴、张振兴等部分老师,本科生及研究生参加了该讲座。

    报告伊始,商传表达了自己第一次来到吉首大学的感受,“对于吉首大学,虽然‘我’是第一次来,但是久仰大名。”纵观整个报告,商传围绕“晚明社会转型的历史思考”,使用大量史料,包括导言,主要讲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导言:大明盛世;商传首先指出了以往对于明朝历史的误读。随后,提出了“晚”和“末”的不同之处在于两点:其一,“晚”的时间要长于“末”;其二,说“晚”某某朝,虽出现灭亡之征兆,但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方面都是非常繁荣的。通过“万历三大征”总括出明朝并非大家想象的弱败不堪的样子。二、晚明究竟什么样子?他先是从晚明的夜航船说起;接着由《谈参传》中的一则小故事指出了在社会转型出现的三大理论问题:第一,自然经济遭到破坏的问题;第二,近代生产关系出现的问题;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问题;三、专制政治的松动;在涉及到奢靡之风时,他强调“服饰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最能引导社会风气。”并将往昔与如今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比较;四、早期人文主义的发展;主要阐述的是精英思想到人文情怀的过渡;五、晚明时代的历史思考。对此,他认为有以下四点可资借鉴:一、国家权力的异化;商传提到税收乃国家权力异化的标志。二、日趋复杂的社会矛盾;三、人文精神的缺失与不良社会风气。

    在提问过程中,大家对晚明社会转型的认识和理解有了进一步加深。本次主题报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对今后老师和学生在怎样治学,如何解读史料层面起到良好的启发作用。



上一篇:中国第一届土司学高层论坛召开 下一篇:历史与文化学院“第十届学术活动月”开幕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