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学生记者孙立青 岁誉雅)9月10日上午,由西南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与我校联合主办,我校历史与文化学院承办,主题为“区域社会、民族走廊与国家认同”的第九届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在砂子坳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校长白晋湘、西南民族大学原校长赵心愚教授、《民族研究》常务主编刘正寅和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历史与文化学院院长罗康隆主持。
白晋湘代表学校行政向参与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说,作为湖南省唯一一所两地办学的我校,拥有三个亮点,一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六位政治局常委到校视察,二是拥有全国唯一的黄永玉艺术博物馆和沈从文纪念馆,三是作为武陵山地区唯一的综合性大学,已经成为精准扶贫研究的高地;具有三个标志,一是学校成为国家民委和湖南省共建高校,二是获得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三是社科基金多年以来稳居湖南高校前三位。他希望,与会专家多多关心学校发展,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赵心愚致辞。作为论坛的发起者之一,他对第九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说,“区域社会、民族走廊与国家认同”这个论坛主题是根据国家大政方针确立的,是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他回顾老一辈学者西南民族研究的历史,对前辈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希望,当前西南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应该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解决研究存在着问题,为维护国家统一,加快区域经济发债,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做出贡献。
刘正寅讲话。他对西南民族大学、吉首大学表示感谢,在多方的努力下,论坛得以成功举办。对《民族研究》期刊做了简单的介绍,指出期刊一直致力于关注民族研究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并且不断开拓创新,力求提高民族研究的学术水平,为民族研究做出卓越贡献。
大会共10日、11日两天,北京大学蔡华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麻国庆教授等6位学者将进行大会主旨发言,与会学者将围绕“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民族走廊与区域生态变迁”“民族走廊与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区域社会与民族文化”“民族走廊与区域经济”等小主题进行分组讨论。